目录
编者的话
新引擎: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支文军;1时事点评
未来之城 魏铭路;左嬴;5+4新引擎: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
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吴志强;桂鹏;周咪咪;李欣;郭子渊;袁飞;刘琦;6-11
从特区到大湾区 深圳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贡献与未来责任 邹兵;12-17
创新城市群落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陆天赞;18-23
开放的都城 裴钊;24-27
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国际对标城区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 沙永杰;纪雁;28-36
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 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 约翰姆·H.福斯特;李建;37-39
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实践 邵勇;赖鸿展;张青玉;40-45专题:建筑使用后评估
建筑使用后评估 基本方法与前沿技术综述 庄惟敏;韩默;46-51
基于“前策划-后评估”闭环的使用后评估研究进展综述 梁思思;张维;52-55
体育建筑使用后评估 广州亚运柔道、摔跤馆使用后评估研究 孙一民;黄祖坚;易照曌;56-61设计作品
重构地表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莫万莉;62-69
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的“空间规划”和“规划空间” 王飞;70-77
人文背景下的产业建筑 杭州江南布衣仓储园区设计 王彦;俞佳春;78-83
再谈基本建筑 建筑师孟凡浩的三个作品解析 贺勇;84-95
城与乡的互联,山与水的拼贴 苏家原舍酒店改造设计 周凌;张莹;96-101
流动·无限·未来 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设计解析与评价 支文军;王欣蕊;102-111
基于气候适应与舒适性的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零能耗教学楼为例 赵秀玲;刘少瑜;王轩轩;112-119建筑创作
乡村建筑遗产与再利用 北京延庆百里乡居 钟文凯;120-129
现代之塔,共有之物,常民之用 一个“International”、社会主义意识倾向的花房艺术中心 黄元炤;130-139乡村建设
恋地情结 乡村建筑实践一例 覃琳;杨宇振;140-143
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建筑设计下乡路径 第一届南京大学乡村振兴论坛综述 黄华青;周凌;144-147
建筑迁徙的内生逻辑研究 以客家建筑为例 孙彤宇;郑鸣;148-153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
儋石之储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(1902—1983年) 刘刊;154-161
实际工程算例中的基本计算理论 中国现代木构教学史视野下的“五七公社”木结构教材研究 彭怒;曹晓真;李凌洲;162-167教育
重述《十二楼》 一门历史理论课中的空间、叙事与设计 胡恒;168-173
基于身体感知的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 李辉;174-179书评
废墟上的乌托邦 刘晨;180-181时代建筑视窗_今日建筑
今日建筑 章明;孙嘉龙;182-183时代建筑视窗_简讯
简讯 王秋婷;孙嘉龙;184-185